首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论坛于2020年11月2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与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采用线下报告与线上腾讯会议、B站直播相结合的方式。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雪梅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和李维屏教授先后进行致辞。李岩松校长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向参与论坛的各位专家同仁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发起成立的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所取得的成果,强调了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发展背景下语言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医学等各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李校长表示,本次论坛对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理念、原则和路径的探讨,定将有力推进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李维屏教授介绍了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成立的目标,他表示在新文科理念的催化下,语言学跨学科发展的势头日益高涨,我国学者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然而,在肯定跨学科研究重大意义的同时,李教授指出应思考跨学科研究的相关问题,如研究应该跨向何处,为何要跨,如何去跨,如何在探索语言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学科故事之间合理的阐释通道;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掘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潜力与功能, 以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者该如何坚守固有的研究阵地和应有的学术立场。
在主旨发言中,西南大学文旭教授从海德格尔的名言“模糊性是智慧固有的美德”切入,阐释了模糊性对语言、语言学乃至其他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文教授从语言模糊性谈到学科模糊性,提出语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造就了语言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
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以“新言语行为分析”为题,介绍了一个融汇了修辞学、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新理论模型。胡教授从修辞学、语用学等传统学科的壁垒出发,提出了对言语行为研究的一系列洞见与展望。
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探讨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理论的建设,以深度翻译为例来看认知语言学对翻译学研究的启发。
深圳大学彭宣维教授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方法论中的量子力学思想进行了阐释,认为量子力学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主要体现在“元语言及其意义表达问题”、“三目观在研究结果中的态叠加呈现”、“系统网络表征选项的同/无时空性——纠缠关系”、“语言范畴系统中的概率因素”、“语言和语言学范畴的所指不明确性”这五个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介绍了适用语言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思想和特点以及司法话语研究目前存在的局限,进而提出司法话语研究离不开适用语言学视角,并指出了可能的司法话语研究视角。
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爱玲教授介绍了巴斯德象限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巴斯德象限这一概念进行引申,分享了口笔译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前沿案例,并且介绍了上外在口笔译跨学科合作平台方面的建设情况。
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通过语言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两对学科的辨析,讨论了学科交融体的核心,认为学科的互相渗透是必然的、自然的,但跨学科交融体中总有一个学科是核心的,因此在培养“复合型”时,总有一个核心学科。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教授结合自己的多年在计算语言学领域的经验,谈论了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冯教授通过案例讲解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难点,并指出这些难点需要通过跨学科研究才能得以攻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洪化清教授探究了如何把语言学研究成果应用在教育变革上。要驱动智慧教育变革单靠信息技术或教育学是做不到的,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合作。洪教授对教学中涉及的学习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内容粘性分析、课堂话语分析、在线面试/测试分析等方面的跨学科应用进行了细致有趣的讲解。
南京师范大学倪传斌教授基于脑认知结构的语言加工理论,详细讲解了认知加工的的结构特征,大脑认知中存在下与上的区别(腹侧与背侧)、后与前的区别(信息传递方向)以及右与左的区别(计算和二语加工提示),介绍了Lichtheim和Saussure提出的语言加工理论以及BIA、LMCA等语言加工模型,进而展现了脑科学与语言学进行交叉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复旦大学蒋勇教授从信息论角度对表真词的强调功能进行了研究,以小见大,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潜力。蒋教授首先介绍了对于表征词强调功能的理论解释,提出了理论中存在的局限,随后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对强调功能的研究,最后通过具体文本生动讲解了如何通过信息论来研究表真词在不同句式中所发挥的强调功能。
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指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是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路径与重要阶段,详细探讨了,如语言学与相邻问题在共同话题研究方面的不同研究范式如何兼容;语言学与相邻学科中一些共有但内涵不同的术语如何处理;语言学与相邻学科方法论方面的差异如何弥合。
闭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作总结,胡教授认为首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论坛以“跨学科”为核心议题,特意邀请了中文学界专家胡范铸教授、蒋勇教授参加讨论,与会嘉宾分别从社会、教育、人工智能、脑科学、信息论、司法话语、量子力学的视角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和发生机制,既有形而上的探讨,也有形而下的分析,达到了本论坛加强学科沟通、推动语言学研究跨学科发展的预期目标。